长江,作为中国最长的河流,她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,更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。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,长江的生态环境一度面临严峻的挑战,陷入“无鱼”的尴尬局面。
为了保护长江生态系统,自2020年开始,我国实施了为期十年的禁渔计划。如今,三年半时间过去了,禁渔的成果如何?鱼类种类和资源量有什么样的变化,珍稀鱼类的生存状况是否得到改善?
这些网友们都很关心的问题,我们逐一来为大家寻找答案。
【资料图】
一、长江禁渔三年半,鱼类数量增加了25种
长江自2020年1月开始全面禁渔。禁渔期间,不仅数十万渔民全部上岸,连休闲垂钓也开始规范起来,一人一线一竿一钩成为常态和标配,不少地方为了保护鱼类,连垂钓也一同被纳入禁渔的范围。
在强有力的保护之下,长江的鱼类种群和资源量逐步提升。根据农业农村部门的监测数据,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当中一共监测到鱼类193种,比2020年的168种增加了25种。
重新现身的鳤鱼
三年半时间增加25种鱼类,这一数据表明长江禁渔制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。比如,之前很少见的刀鱼,已经开始出现群体洄游现象;三十年不曾见到的鳤鱼,也开始频频现身。
禁渔之下,多地出现喜人的鱼汛,不少网友在长江拍到密密麻麻的鱼群,将江水都染成灰黑色;体型“肥如猪”的大鲤鱼,让其它生物望风而逃的鱤鱼,都开始大量出现。
在局部半封闭水域,甚至还出现了鱼类密度过载现象,长江鱼类种群数量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。
鱼类是长江生态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,鱼类密度增加之后,长江中的另一重要水生生物江豚,不仅观测次数大大增加,数量也开始稳步上升,从2017年的1012头增长到2022年的1249头,实现历史性回升。
二、长江旗舰鱼类的保护,仍面临不少问题
在长江鱼类种群和数量大大增加的同时,我们也应看到不少问题,长江中的旗舰鱼类,如中华鲟、长江鲟、白鲟,仍面临生存难题,其中白鲟已于2022年7月份被宣布灭绝。
图:长江发现的最后一条白鲟
这种被称为“淡水鱼之王”的大型鱼类,自2003年初在宜宾长江段出现最后一次之后,便消失在滚滚长江中。
另一大型鲟类——长江鲟,也已经被定性为“野外灭绝”。有活化石之称的中华鲟,虽然年年放流,但却难以自然繁殖,仅仅依靠人工增殖来续命。
这些大型旗舰鱼类的生存状况,直接关系到长江鱼类基因库的完整性与多样性,如果它们得不到有效的保护,就算四大家鱼数量增长再多,终归的结果还是令人遗憾。
因此,长江禁渔之后,这些难题仍待人们去好好解决,否则若干年之后,这些大型鱼类很可能会像白鲟一样,永远消失。
三、鲥鱼等珍稀鱼类,何时才能回归?
虽然鳤鱼等珍稀鱼类的种群再次现身长江,胭脂鱼、长吻鮠、子陵吻虾虎鱼等濒危鱼种,也在饶河、上犹江等水域屡次现身;但让网友们心存挂念的“长江三鲜”——鲥鱼、河豚、刀鱼,生存状况仍不容乐观。
刀鱼虽然在不少地方重新出现洄游现象,但种群数量相比上世纪50年代仍然不值一提。在最鼎盛的年代,长江刀鱼的年捕捞量可达4000多吨,70-80年代的刀鱼的价格一斤仅为0.59元,可见其数量之多。
但在2019年禁渔前夕,刀鱼的年捕捞量已经不足100吨,价格更是被炒上了天。
和刀鱼相比,更为尴尬的是鲥鱼和河豚。在上世纪50-70年代,鲥鱼最高年产量为1575吨,河豚则为1500吨左右。
但随着人工大肆捕捞,这两种洄游性鱼类资源开始迅速衰竭,基本绝迹。
以鲥鱼为例,自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,它们在长江中的数量已经急转直下,再也没有回升的迹象。
长江鲥鱼的年产量变化趋势
下面几个数字很能说明问题。
1984年,鲥鱼洄游期间,八艘渔船连续作业30天也仅捕获了87条鲥鱼;时间到了1989年,鲥鱼的捕捞量只剩17尾。1998年,长江江苏段的渔民捕获了一条1.5kg的鲥鱼,自此之后,长江中再也没人发现过鲥鱼。
自长江十年禁渔后,很多网友都盼望鲥鱼等珍稀鱼类能够再次回归,但结果令人遗憾。虽然刀鱼已经开始出现回暖的迹象,但鲥鱼却始终没有归来。
鲥鱼
鲥鱼、刀鱼、河豚,都为洄游性鱼类,其中鲥鱼在海洋中生活3-4年后开始向内陆江河洄游,到6-7月份进入产卵期,在此期间是捕捞的鼎盛期,只有少量的鲥鱼才能越过一道道渔网到达产卵场。当它们产下鱼卵后,孵化的幼鱼在长江短暂逗留后便开始游往海洋生活。
但这样的季节性洄游因为人们的大肆捕捞被打断了。为了挽救鲥鱼,相关部门在1987年3月提出对长江鲥鱼实行3年禁捕规划,但未能扭转局面。
十年禁渔以来,长江鱼类增加25种,但这里面并不见鲥鱼的身影。诸如此类珍稀鱼种何时回归,仍旧是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。
随着鳤鱼、刀鱼的逐步回归,我们也希望在十年禁渔结束之后,鲥鱼等珍稀鱼类能够再次回到长江,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。
X 关闭
Copyright © 2015-2023 京津冀医疗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2022245号-12 联系邮箱:434 922 62 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