仿蛛形蟹属(学名:Latreillopsis)是属于人面蟹科下的一个属。
(资料图片)
双刺仿蛛形蟹(学名:Latreillopsisbispinosa)是人面蟹科仿蛛形蟹属的一种动物。
头胸甲略呈长方形,长大于宽,表面光滑,有刻纹。额短,呈刺状,斜向下指。眼前刺长,为额刺的两倍。胃区隆起,有3枚小突起:两个在前,一个在后(中线上),形成倒三角形。心区有两枚并列小突起。鳃区前部有一钝刺。肝区有2刺(背、腹面各一枚),背面1枚刺较锐长。眼柄稍短于眼前刺,基节瘦长,末节扩大,眼呈肾形。
第3颚足表面无刺,末两节长度略等,腕节小。长节末部较基节为宽,外末角较钝圆,座节较短,外缘稍凹。
螯足瘦长。座节的中部有一刺。长节末端有一小刺,掌长为腕的两倍,指短,两指内缘无齿。
步足纤细(末对除外),长节近末端有一刺,掌甚长,约为腕节的3倍,指约为掌长的1/2,末对步足较前3对粗短,掌节后缘基部有数枚较大的刺,大刺前有数枚小刺,指呈爪状,后缘有5—6枚小齿,这两节呈钳状。
雌性腹部分为7节:第5节最宽,第2至第4节中线各具一钝齿,第6节末端中线有一小突起,尾节末1/3的中线有一纵节,脊的基部空凹。
国内分布:东海、南海。
国外分布:越南,日本,菲律宾,印度尼西亚,印度和南非。
四刺仿蛛形蟹(学名:Latreillopsistetraspinosa),人面蟹科仿蛛形蟹属的一种动物。它的
头胸甲近方形,表面较光滑。额刺甚长,向前平伸,眼上刺向上伸,稍长于额刺,有时在眼上刺上还有小刺。肝、胃、鳃及心区甚隆。肝区有4枚刺:背、腹面各两枚。胃区有5个小突起:4个在前,呈一半圆形;一个在后,较大,位于中央。人面线明显。雌性心区具4枚小突起呈一横。鳃区有突起一枚(雄大于雌)。雄性心、肠区隆起呈“米"字形。第3颚足长节长于座节,基部较末端宽,外末角尖锐,基部内侧具一齿突。座节长方形,内侧末端具一小齿突。
雄性螯足十分粗壮,长节圆柱形,背面具一列小刺4枚,末端两侧各具一钝齿,表面有细颗粒,掌长约为指节的2.5倍,表面有细颗粒。两指呈棕褐色。可动指基半部微凹,且有一枚扁平突起,中部稍凸。不动指基半部也微凹,中部稍凸,末半部较平,两指合拢时有较大空隙。雌螯瘦长,长节背面具5枚锐刺,末端两侧各具一枚,掌节长约为指节的3倍,两指内缘无齿,合拢时也无空隙。
步足十分瘦长,各对长节末端均有一个弯刺,表面有细颗粒。第4对步足最小,掌节基部具两枚刺,指节呈钩状。
雄性腹部第2至第6节中线各具一突起,第6节的突起最为尖锐,其次为第2节的。雌性第2至第4节各具一齿,以第4节的齿较钝。
栖息于51—117m的细砂或泥质碎壳的浅海底。
国内分布:东海、南海。
国外分布:越南。
大摩罗人面蟹(学名:Molohamajora)是人面蟹科摩罗人面蟹属的一种动物。
额细长,稍低凹,假额刺大于额刺,稍弯,其外侧有两枚附加小刺,侧缘有5—6枚,以肝区处的1枚最锐长,头胸甲腹面也有尖突起,下眼窝齿强壮,其内侧具一小刺,眼柄很细长,末节膨大,角膜呈肾形。第2触角甚长,长于头胸甲,第2、第3节无刺。第3颚足的座节和长节均细长,但较其他节宽略呈盖状,这2节的前外角突出。口腔前外角有一刺。
螯足不粗壮,其长度短于前3对步足,座节后缘具一刺,长节后缘有4刺,腕节和掌节无刺,后者细长,指约为掌长的2/3,呈褐色。
步足以第3对最长,第2对次之。前三对步足的底节前缘具一片状突起。座节具2—3枚刺。长节前缘有4—5枚,末端的1枚最无突出,后缘有9—10枚小刺。腕节和掌节无毛刺,但有长毛。指较扁平,前、后缘有刺状刚毛。末对步足显著短,座节后缘具一刺。长节前缘具一强大的末端刺,起背缘边缘无刺。掌节粗壮,其后缘基部有几枚细刺,与指相对。
雄性腹部分为7节:前4—5节的每一节具一中央刺,第6节具一刺。
国内分布:台湾。
国外分布:日本。
拟人面蟹属(学名:Paromola)是属于人面蟹科下的一个属。
日本拟人面蟹(学名:Paromolajaponica)是人面蟹科拟人面蟹属的一种动物。
头胸甲呈长卵圆形,凹凸明显,前1/2及两侧表面密具许多小刺,以前胃区一横排4枚及侧缘附近的刺较大,胃区中央一枚,颈胃沟及鳃心沟宽、浅而明显,心肠区两侧凹陷。额刺细长,且短,稍向下低洼,假额刺较粗大,内外侧各具一枚小刺,以外刺为大,上眼窝刺较粗大,肝区刺次之,下肝区刺较小,眼柄基节瘦长,呈圆柱形,末节膨肿。第1触角第2节膨肿,第2触角基节具一粗而短的突起,第2节外末角具一小刺,内末角刺较大。颊区表面密具小刺,第3颚足很长,几乎盖住口腔,外肢细长,基部宽于末部,有颗粒,座节短,末端宽于基部,长节长于座节,外缘近中部有几枚小刺,腕节短,指稍长于掌,密具棕色刚毛。
螯足瘦长,底节近背面有一锐刺,座节、长节和腕节表面有刺状突起,长节长为宽的4—5倍,背缘及后缘具一排小刺,腕节长为宽的2.5倍,掌瘦长,长为宽的3倍,表面几乎光滑,近基部有不明显的颗粒,指短于掌,呈褐色。
前3对步足形状相似,第2对最长,长节前缘具弯刺,后缘具小刺,掌节很细长,指节短,后缘具一排小刺。末对步足短,长节前缘基半部有3枚小刺,及内末缘一枚弯刺,后缘有4枚,腕节末端宽于基部,内末角具一壮齿,掌节基部外侧突出约有7枚小刺,指也具小刺与掌相对。
雌性腹部分为7节。雄性腹部分为5节:3—5节不能活动,前3节中央各具一刺,第6节呈梯形尾节呈三角形。
雄性第1腹肢粗壮,分为3节:第1节短,第2节长而宽扁,末节最长,边缘波纹状具较长软毛。雄性第2腹肢形状犹如手枪。
栖息于水深80—45m海底。
国外分布:日本及夏威夷。
国内分布:台湾。
巨螫拟人面蟹(学名:Paromolamacrochira)是人面蟹科拟人面蟹属的一种动物。
头胸甲背面具大小不一的突起和小刺,长大于宽,表面凹凸不平,分区明显,后半部在人面线两侧各具一列小刺。栖息于水深130—395m的泥质砂或泥底。
额齿短直,稍向下指,约为头胸甲的1/8。眼前刺长,外侧有一个附加小刺,刺的后部背面有小刺。下肝区有两枚刺,前、后排列,前者大,后者小。侧缘在螯足上方及中部各有一枚小刺。第2触角基节粗短,其内末角具一突起(齿),第2节长,为基节的两倍。
螯足粗壮,其长度约为头胸甲的倍,Sakai的标本为2.5倍。长节边缘及背面有小刺。腕节背面及内缘有钝突起。掌膨肿,表面有扁平突起。指节稍短于掌节,可动指近中部具一壮齿,不动指基部有一个突起。
步足瘦长,长节末端各具一刺,末端较基部宽,以第2对为最长,第4对最短小。第1对长节前缘背、腹面及后缘共有3列刺,每列8枚。第2对长节前缘两列刺,每列7枚,后缘基半部具5枚,末半部有几枚突起痕迹。第3对的前缘两列各有3枚刺,后缘4枚,腕节及掌节表面粗糙,指节有两列短毛,前缘具8—9枚小刺。末对步足短小,座节有小刺,长、腕节均无刺或突起,掌后缘基部有4小刺,指节前缘有9小刺。
雄性腹部共分7节:第1、7节窄,其他各节较宽,第1节中部具有刺(约4mm长),第2节具小钝齿,第3至第6节中部稍隆起,尾节近基半部边缘有两条平行纵脊及毛,末半部呈三角形。
雄性第1腹肢粗壮,分为3节:前2节粗壮,末节最长,末部有突起及长刚毛。第2腹肢也分为3节,形如手枪。
国内分布:东海。
国外分布:日本。
仿人面蟹(学名:Paromolopsisboasi)是人面蟹科仿人面蟹属的一种动物。
体密覆短绒毛。头胸甲扁瓮形,雌性长宽相等(不包括额刺),最大宽度位于鳃区之间。分区明显,颈沟、鳃沟、心、肠区之间有细沟,中部各区微微隆起,肝区长而突出,肝刺与前侧刺在同一水平上。
额中刺呈三角形突出,侧齿小,背内眼窝齿较大,腹内眼窝齿由背面可见。眼柄第1节细长,末节膨大,眼窝缩入肝区凹陷处的“假眼窝”里,第1触角第2节粗大,触鞭短;第2触角第2节不突出,触鞭稍长于头胸甲。前侧缘短于后侧缘,稍向内凹,后侧缘呈弧形,边缘具细锯齿,后缘中部向内凹。
颊区甚凸。第3颚足之间的空隙略呈菱形,外肢很细长,座节窄长,呈长条形,长节末端宽于基部外末角薄而突出,指节长于掌节。
雌性螯足对称,除指节外,表面有细颗粒,长节呈三棱形,内、外缘及背缘呈薄脊状。掌节长大于宽,指节长于掌节,两指合拢时内缘有空隙,无齿。
步足以第2对为最长,第3对次之,前3对步足长节前缘有锐刺。末对最短,位于近背面,长节细长,前缘中部向外凹,末端具一刺,后缘具锐齿。腕节甚长,末端宽于基部。掌节略呈拱形,与指节相对,呈钳状,基部向外突出,共有7刺,指节前缘光滑,后缘有6小齿。
雌性腹部呈长卵圆形,分为7节,第5节为最宽,尾节呈三角形。
栖息于深水水深465—1092m的砂质海底。
国外分布:日本,印度尼西亚,印度,孟加拉湾,斯里兰卡、马达加斯加和拉克代夫群岛。
国内分布:南海。
X 关闭
Copyright © 2015-2023 京津冀医疗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2022245号-12 联系邮箱:434 922 62 @qq.com